讓書法藝術走進千家萬戶
書法藝術是中國文化的象征。傳承幾千年,從甲骨文,中鼎,石鼓,大篆,小篆,漢簡,魏碑,楷書,行書,草書,都是在前進,都是在演變。但不管怎么的演變,漢字的字體,結構,結體,始終貫穿著一根主線。象形文字的演變,形象思維的進化,字形的美的再創造,但就是“字”的本身永遠還是存在。凡是認識漢字的人都知道字形的筆畫,一個十幾億人都會看的字,都會認識的字,我們的書畫家要去表現出一個字的美感,一個字的內涵,一個字的情感,一個字的意趣,是多么的不易。
今天我們特地邀請中國知名的書法家來到現場,揮毫潑墨,為市民帶來一場中國書法藝術的視覺盛宴,現場云集各類筆體鑒賞大師為觀眾現場解讀書法背后的故事。
書法的表現力是所有平面藝術中最難表現的一門藝術。因為它表現的手法單要在單一的表現手法中去豐富,去尋求內涵,去追求美,去表現自己的情感,實在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。沒有長時間的磨練,沒有豐富的藝術修養,沒有很好的基本功,沒有平面藝術的表現力,沒有形象思維藝術的功底,是完全沒有辦法來表現書法這一門獨特的藝術魅力的。
家有墨香,富貴吉祥。書香浸潤,尊貴儒雅。廳堂有一副賞心悅目的字畫,是居室主人檔次品位的標志、素養內涵的寫照、人格情操的流露、精神世界的體現。正所謂:藏書雅室可生香,愛畫金碧更輝煌,驚艷一面墻,品味一個家。
書法的美,字體要美、結構要美、章法要美,書寫的內容融合在整體的章法中體現出來的美,整幅作品能體現書寫者的性格,心情,念想,意志,情感的美,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把書法完美的表現了,才能稱之為書法藝術。
中華民族歷史悠久、源遠流長,有著五千年的文化歷程。神州大地物華天寶、人杰地靈,中國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、燦爛輝煌。其中中華民族的書法藝術,無愧是人類文化寶庫中的一顆璀璨奪目的明珠,是彌足珍貴的歷史遺產。2008年,國務院正式把書法列入非物質文化保護名單,目的是保護、傳承和發揚光大。